(二)餐后:借助胃酸提升吸收率
大部分鈣劑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分解成鈣離子,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餐后1-2小時是補鈣的好時機。此時胃酸分泌旺盛,能更好地溶解鈣劑。但要避免與油脂過多的食物同時補鈣,因為油脂會與鈣結(jié)合形成不易吸收的皂化物,影響鈣的吸收。比如,孩子吃完油炸食品后,不要馬上補鈣,可間隔2-3小時。
(三)睡前:抓住夜間吸收“黃金期”
夜間是人體骨骼新陳代謝的高峰期,此時補鈣能讓鈣更好地沉積到骨骼中。臨睡前1-2小時給孩子補鈣,不僅有助于提高鈣的吸收率,還能起到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讓孩子睡得更安穩(wěn)。不過,如果孩子有結(jié)石病史,睡前補鈣要謹慎,因為夜間尿液濃縮,可能增加結(jié)石形成的風險,建議咨詢醫(yī)生后再決定。
三、補鈣與飲食搭配:這些細節(jié)別忽略
(一)避免與影響鈣吸收的食物同食
有些食物會阻礙鈣的吸收,補鈣時要盡量避開。比如,菠菜、莧菜等蔬菜中含有大量草酸,會與鈣結(jié)合形成草酸鈣沉淀;全谷物、豆類中的植酸也會影響鈣的吸收。建議在食用這些食物前先焯水,去除部分草酸和植酸。此外,碳酸飲料、咖啡、濃茶中含有的磷酸、咖啡因等成分,也會抑制鈣的吸收,孩子要少喝。
(二)搭配維生素D,鈣吸收事半功倍
維生素D被稱為“鈣的搬運工”,它能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還能幫助鈣沉積到骨骼中。日常飲食中,可讓孩子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魚(三文魚、金槍魚)、蛋黃、動物肝臟等。同時,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曬太陽也是補充維生素D的好方法。一般每天戶外活動20-30分鐘,就能滿足孩子對維生素D的需求。如果孩子無法從食物和日照中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也可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制劑。
(三)控制鈣攝入量,避免過量補鈣
雖然鈣對孩子成長很重要,但并非補得越多越好。過量補鈣可能導致孩子便秘、惡心、嘔吐,還會影響鐵、鋅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家長要嚴格按照孩子的年齡和醫(yī)生建議,控制鈣的攝入量,不要盲目給孩子吃大量補鈣產(chǎn)品。
兒童補鈣是一場“持久戰(zhàn)”,選對時間、科學補鈣,才能為孩子的成長打下堅實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