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過后,身體因出汗導致水分流失,此時補充水分至關(guān)重要。但很多人不知道,運動完并非立刻大口喝水就是正確的,喝水時間大有講究??茖W把握運動完喝水的時機,既能及時補充身體所需水分,又有助于維持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接下來,就為大家深入解析運動完什么時候喝水最好。
一、不同運動強度下的喝水時間
(一)低強度運動
低強度運動如散步、瑜伽等,運動過程中身體出汗量相對較少,水分和電解質(zhì)流失不嚴重。一般來說,運動結(jié)束后稍作休息,大約5-10分鐘,等呼吸和心跳基本恢復平穩(wěn),就可以適量喝水。此時喝水,不會對腸胃造成太大負擔,還能及時補充身體因運動消耗的水分。
例如,進行30分鐘的散步后,休息片刻,小口慢飲100-150毫升的溫開水,既能緩解口渴,又能讓身體逐漸適應(yīng)水分的補充。
(二)中等強度運動
像慢跑、騎自行車這類中等強度運動,運動過程中身體會大量出汗,水分和電解質(zhì)流失較多。運動結(jié)束后,不能馬上喝水,建議先休息10-15分鐘。這段時間可以讓身體從運動狀態(tài)逐漸過渡到平靜狀態(tài),使心臟跳動和血液循環(huán)恢復正常。
之后,先喝少量的水,大約100毫升左右,休息2-3分鐘后,再適量補充水分。這樣分批次喝水,能避免一次性飲水過多導致胃部脹滿,也有助于身體更好地吸收水分,維持體內(nèi)的水鹽平衡。
(三)高強度運動
高強度運動如快跑、籃球比賽等,身體在短時間內(nèi)會流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zhì),身體處于高度應(yīng)激狀態(tài)。運動結(jié)束后,應(yīng)先進行5-10分鐘的放松活動,如慢走、拉伸,讓身體逐漸放松下來。
隨后休息15-20分鐘,待呼吸、心跳恢復正常后,再開始少量多次地補充水分。同時,由于高強度運動流失的電解質(zhì)較多,可適當飲用一些含有電解質(zhì)的運動飲料,幫助身體更快地恢復。但要注意,運動飲料也不能過量飲用,以免攝入過多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