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臻,男,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1999年畢業(yè)于河南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系,2006年在中山大學獲得內科內分泌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鄭州大學一附院內分泌科工作至今。2010年至2011年在北京協和醫(yī)院內分泌科進修一年。
擅長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代謝性骨病、腎上腺疾病以及垂體疾病等內分泌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診療,熟悉內分泌疑難雜癥和危重患者的診療,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發(fā)表論文近20篇,多為核心期刊,參編著作1部,獲科技進步獎1項。
展開-
Q 懷孕血糖高有什么癥狀A 孕期血糖高的癥狀包括口渴、易饑餓、尿多尿頻、乏力、消瘦等。孕期出現高血糖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一、口渴:會出現容易感覺口渴的情況,總是想喝水,即便喝了很多水依然覺得口渴,此時就需要留意是否是妊娠血糖升高了。 二、易饑餓:孕媽媽雖然是一人吃但供兩人營養(yǎng),容易餓常被視為正常現象,然而這也可能是高血糖所致,因為血糖過高不能被細胞利用,刺激大腦饑餓中樞興奮從而使人感到很餓。 三、尿多尿頻:如果準媽媽發(fā)現自己尿尿次數明顯增多,一天內可達20多次,而且尿液容量也比以往增加很多,這也需要提高警惕,應盡快前往醫(yī)院就診。 四、乏力和消瘦:還容易出現乏力以及不明原因的消瘦等癥狀。 總之,建議孕媽媽們要及時去醫(yī)院檢查血糖,以免對胎兒發(fā)育造成不良影響。2025-05-28 11:03:30 -
Q 低血糖要吃什么糖果A 低血糖患者可以吃葡萄糖片、含糖飲料和硬糖來緩解癥狀,但糖尿病患者或其他特殊人群需遵醫(yī)囑,預防低血糖的關鍵是定時進食和避免過度運動,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yī)。 1.葡萄糖片 這是快速提升血糖水平的首選。葡萄糖能夠被身體迅速吸收,快速緩解低血糖癥狀。 2.含糖飲料 如可樂、果汁等。這些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血糖水平。 3.硬糖 如水果糖、奶糖等。這些糖果中的糖分含量較高,可以作為緩解低血糖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糖尿病患者或其他特殊人群,在選擇糖果時應遵循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的建議。同時,低血糖的預防也非常重要,患者可以通過定時進食、避免過度運動等方式來預防低血糖的發(fā)生。如果低血糖癥狀嚴重或頻繁發(fā)生,應及時就醫(yī)。2025-05-28 11:00:50 -
Q 甲狀腺3類嚴重嗎A 甲狀腺結節(jié)3級通常不算很嚴重,但具體情況需結合患者癥狀綜合判斷。臨床上將甲狀腺結節(jié)分為6級,1至3級多為良性增生改變,4級及以上結節(jié)惡性程度相對較高,4b及以上則需高度懷疑為甲狀腺癌。當患者檢查出甲狀腺結節(jié)3級時,多考慮是甲狀腺良性增生性變化,病情相對較輕,不必過度緊張,定期復查就行。 一、如果甲狀腺結節(jié)3級患者的結節(jié)體積過大或持續(xù)增大,且出現明顯不適,如吞咽困難、局部壓痛、聲音嘶啞等情況,就應及時完善甲狀腺功能檢測。 1.若檢測結果異常,那么病情就相對嚴重,此時必要時應進行甲狀腺結節(jié)切除術。 總之,疾病的嚴重性不能一概而論,確診后應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由專業(yè)醫(yī)生根據患者個人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2025-05-28 10:57:30 -
Q 糖尿病人能吃哪些水果A 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蘋果、藍莓、草莓、柚子和橙子等水果,但需注意控制攝入量,并與醫(yī)生保持溝通以確保血糖控制良好。 1.蘋果 富含纖維和多種維生素,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2.藍莓 含有抗氧化劑,對血糖控制有益。 3.草莓 富含維生素C和纖維,低糖水果。 4.柚子 含有類黃酮和植物化學物質,有助于降低血糖。 5.橙子 富含維生素C和纖維,對血糖影響較小。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水果時應控制攝入量,并根據個人血糖情況合理安排飲食。同時,定期監(jiān)測血糖水平,與醫(yī)生保持溝通,以確保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2025-05-28 10:52:35 -
Q 高血糖要怎么降下來A 高血糖可通過飲食調整、合理運動、藥物治療、監(jiān)測血糖、管理壓力、定期體檢等方法降下來。 1.飲食調整 控制總熱量攝入,選擇低糖、低鹽、低脂的食物,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避免高糖飲料和加工食品。 2.合理運動 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等,也可以結合一些力量訓練,有助于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3.藥物治療 如果飲食和運動調整不能有效控制血糖,醫(yī)生可能會開處方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磺脲類藥物、α-糖苷酶抑制劑等。 4.監(jiān)測血糖 使用血糖儀定期監(jiān)測血糖水平,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況,并根據醫(yī)生的建議調整治療方案。 5.管理壓力 長期的高壓力狀態(tài)可能導致血糖升高,通過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或尋求心理支持來管理壓力。 6.定期體檢 定期進行體檢,包括糖化血紅蛋白、尿常規(guī)等檢查,以及時發(fā)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個人情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制定。2025-05-22 16: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