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教師認真組織授課:授課是教學訓練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要對散打訓練各種方法講解詳細、清楚、全面,避免學生因沒有完全或錯誤領會動作要領而做出錯誤動作。有些錯誤動作違反人體生理功能,會立即致人體受傷。組織訓練要嚴密,方法科學合理,避免急噪情緒,做到由慢到快,由輕到重,由簡單到復雜,先分解后連貫,對出現(xiàn)的不安全因素要進行及時糾正。先要重點組織好防護技巧的練習,教師加強保護和幫助。
5、設施器材安全配套:訓練場地的大小,器械安放和器材的保障,要符合散打訓練要求。教師和學生應掌握運動損傷的急救方法和一般性損傷的處理辦法,逐步達到有醫(yī)療保障條件。
6、加強對學生的武德與安全教育:在精心傳授學生散打技戰(zhàn)術時,還要組織學習安全規(guī)定。學生要做到服從命令聽指揮,嚴格按老師要求完成訓練內容。訓練課上精力集中,提高預防事故的安全意識。
7、充分做好教學訓練課基本部分前的準備活動:學生是教學訓練的主體,在散打大運動量訓練前要認真完成準備活動,使學生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克服肌肉的生理惰性,增強彈性;增大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我們在訓練課的準備活動階段,運用符合人體生理變化的“專項基本功武術操”,從頭到腳,由表及里地充分活動開,收到較好效果,學生、隊員給予肯定。
練習散打對青少年及青年的好處
散打,過去叫散手,在國際交流中稱之為中國功夫(ChineseKongFu)。現(xiàn)在的散打運動技術包括進攻技術、防守技術和防守反擊技術三大類。散打由于自身的特性以及自身的需要,更突出地反映了武術的本質——技擊性。打擊對方保護自己是散打運動的基本目的。對于大眾,尤其是青少年,長期練習散打能夠培養(yǎng)人們的綜合素質。
健體防身
散打是一項較力、較技、斗智、斗勇的運動項目,長期練習可以起到防身的作用。
1、可以刺激骨骼的生長發(fā)育。進行擊打和抗擊打的練習,有利于骨骼增粗和骨密質增厚,提高骨骼抗彎、抗壓、抗折的能力。青少年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骨骼的韌性好,但抗壓性較差。散打項目的訓練可以防止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
2、可以提高呼吸系統(tǒng)及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功能。長期從事散打訓練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提高。而青少年內臟器官的發(fā)育要落后于運動器官,散打訓練既符合青少年活潑好動的特點,又適于青少年的生理需要。
3、可以改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靈活性。散打運動不僅要較技、較力,還要斗智、斗勇,同時還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因此,長期從事散打訓練,不但能改善大腦的供血狀況,使人頭腦清醒,還能使人的思維敏捷,應變能力提高,增進大腦的機能。
4、可以防身自衛(wèi)。通過散打訓練,掌握對抗中的攻防格斗能力和技巧,不僅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還可以保護他人、集體和國家利益。當然在防身自衛(wèi)時,不能超過“正當防衛(wèi)”的法律界限。
培養(yǎng)個性
1、表現(xiàn)在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方面
長期的散打訓練既要克服懦弱、膽怯的心理,又要有戰(zhàn)勝對手、戰(zhàn)勝傷病的勇氣,有利于培養(yǎng)頑強拼搏的作風和勝不驕、敗不餒的意志品質。
2、表現(xiàn)在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方面
散打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也是武德修養(yǎng)的過程。散打運動的對抗性特點,往往會使運動員滋生爭強斗狠的心理,因此,散打訓練歷來注重對運動員進行尊師重教、守信立義、見義勇為、維護和遵守社會公德的責任感和自覺性等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
集體性的練武活動可以成為青少年切磋技藝,交流思想,增進友誼的良好形式,既可達到健身,又可達到休閑娛樂的目的。
總結:練習散打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準備好吃苦。在練習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當然如果你學有所成的話,散打對你還是很有幫助的。希望各位散打愛好者,在練習散打時一定要記住上面小編總結的散打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