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醫(yī)師。長期從事肝膽胰病、胃腸病的診治。擅長乙型肝炎、肝硬化、膽囊息肉、肝膽結石、脂肪肝、胰腺疾病的中醫(yī)藥治療,尤其擅長慢性乙型肝炎的逆轉和序貫治療,重視透邪與免疫識別在肝病治療中的應用,在該領域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理論和方法,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2項。
善于應用中醫(yī)藥在腫瘤手術放化療中的輔助治療,在預防肝膽、食道、胃腸、胰等消化道腫瘤術后復發(fā)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重視未病先防和亞健康防治,重視腫瘤的篩查、癌前病變防治和中醫(yī)生物養(yǎng)生治療。對失眠、內分泌失調、風濕類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疑難疾病有獨到見解,善于運用中醫(yī)辨證思維解決本學科臨床疑難問題,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1項。
展開-
Q 赤小豆去濕氣嗎A 赤小豆一定程度上能去濕氣,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其利水消腫可輔助改善濕氣重表現(xiàn),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稱其性平味甘酸歸經有健脾利濕功效,一般人群適當食用可助力祛濕,但孕婦、嚴重脾胃虛寒且濕氣重人群食用需謹慎。 從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來講,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歸心、小腸經,有健脾利濕等功效。中醫(yī)認為濕氣重可能導致身體出現(xiàn)如肢體困重、舌苔厚膩等癥狀,赤小豆的健脾利濕之效可對這些因濕氣引發(fā)的問題起到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不過,赤小豆祛濕效果是相對的,對于濕氣重的不同情況,其作用發(fā)揮也有差異。 對于一般人群,適當食用赤小豆煮水或搭配其他食材烹飪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祛濕。但對于特殊人群需注意,比如孕婦,由于其身體處于特殊生理狀態(tài),食用赤小豆需謹慎,應在醫(yī)生或專業(yè)人士指導下食用,因為過量食用可能對孕婦身體產生一些不確定影響;再比如本身有嚴重脾胃虛寒且濕氣重的人群,食用赤小豆也需把握好量,以免加重脾胃虛寒癥狀。2025-09-09 10:48:30 -
Q 艾灸出水泡要挑破嗎A 艾灸出水泡是否挑破分情況,小水泡(<0.5厘米且未破潰)可讓其自行吸收,注意清潔避免摩擦;較大水泡(>0.5厘米)或已破潰的需挑破,先消毒,用無菌注射器抽液再消毒保持清潔,不同人群有特殊護理要求,總之依水泡大小、是否破潰等情況判斷并遵無菌原則和特殊護理。 較大水泡或已破潰的水泡:當水泡較大,超過0.5厘米,或者已經破潰時,就需要進行挑破處理。首先要對局部皮膚進行嚴格消毒,可使用碘伏等消毒劑,然后用無菌的注射器將水泡內的液體抽出,之后再進行消毒并保持創(chuàng)面清潔。對于老年人,其身體修復能力相對較弱,在處理較大水泡時更要謹慎操作,嚴格消毒,避免感染,同時要注意觀察創(chuàng)面恢復情況,必要時可進行包扎等處理。 一般來說,艾灸后出現(xiàn)水泡后是否挑破要根據(jù)水泡的大小、是否破潰等具體情況來判斷,同時要注意操作過程中的無菌原則以及不同人群的特殊護理要求。2025-09-09 10:46:48 -
Q 手心腳心黃是怎么回事A 手心腳心發(fā)黃可能由以下因素導致: 一、飲食:若常食用一些黃色食物,如橘子、胡蘿卜等,可能引起手心腳心發(fā)黃,這屬正常現(xiàn)象,通常停止食用后該發(fā)黃情況會逐漸消退。無需特殊治療,但平時應避免過多食用以免出現(xiàn)發(fā)黃問題。 二、肝功能:可能因肝功能異常,導致血清膽紅素升高進而引發(fā)手心腳心發(fā)黃。對此治療需改善生活方式,盡量減少熬夜,預防感冒,保持膳食平衡,營養(yǎng)均衡,適當多喝水以促進膽紅素排泄。常用于治療膽紅素升高的藥物包括熊去氧膽酸膠囊、消炎利膽片等。 三、血虛:在中醫(yī)里,部分血虛病人會有手心腳心發(fā)黃現(xiàn)象,可通過食用紅棗、豬血等補血食物進行調理,藥物方面可使用補血藥物,如富馬酸亞鐵顆粒、硫酸亞鐵片等進行治療。 總之,當出現(xiàn)手心腳心發(fā)黃時,要綜合考慮可能的原因,必要時應及時就醫(yī)進行相關檢查和診斷,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2025-09-09 10:45:40 -
Q 涌泉穴的穴位定位在哪里A 涌泉穴是足少陰腎經常用腧穴,定位在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即第2、3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前1/3與后2/3交點,有相關解剖結構,不同人群定位相同,日常按摩可緩解足部不適,兒童按摩要輕柔。 從解剖學角度看,涌泉穴下方有皮膚、皮下組織、跖腱膜、跖方肌等結構,有足底內側動、靜脈的分支,布有足底內側神經的分支。 對于不同年齡、性別的人群,定位方法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運動員長時間運動后,可能會出現(xiàn)足部疲勞等情況,了解涌泉穴定位有助于通過按摩等方式來緩解足部不適,但按摩時要注意力度適中,避免過度用力造成局部損傷。對于兒童,由于其足部骨骼、肌肉等發(fā)育尚未完全成熟,按摩涌泉穴時更要輕柔,遵循兒科安全護理原則,以患者舒適度為標準,優(yōu)先采用非藥物干預方式來促進足部及身體的健康調節(jié)。2025-09-09 10:44:31 -
Q 山萸肉什么人不能吃A 山萸肉雖好,但并非人人適宜。體內濕熱、實火或實熱、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及對山萸肉過敏的人應避免食用,如需食用應先咨詢醫(yī)生。 1.體內有濕熱或濕熱體質的人不宜食用山萸肉,因為山萸肉具有收澀的作用,可能會加重體內濕熱的癥狀。 2.體內有實火或實熱的人也不宜食用山萸肉,以免加重病情。 3.兒童不宜食用山萸肉,因為兒童的身體尚未發(fā)育完全,食用山萸肉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4.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也應謹慎食用山萸肉,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 5.對山萸肉過敏的人也應避免食用,以免引起過敏反應。 總之,山萸肉雖然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在食用山萸肉之前,最好咨詢醫(yī)生或中醫(yī)師的意見,以確保安全。同時,應注意食用方法和劑量,避免過量食用。2025-09-09 10: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