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下界移動度正常范圍問
肺下界移動度正常范圍
-
-
印根權主任醫(y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 向他提問
肺下界移動度正常范圍為6-8cm,通過特定叩診方法測定,反映膈肌運動功能,胸腔或肺部病變可致其減小,兒童、老年人及特殊病史人群有不同特點,如COPD患者常減小。
測定方法及意義
測定方法:首先需在平靜呼吸時,于肩胛線處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囑患者深吸氣后屏住呼吸,同時向下叩診,直至清音變?yōu)闈嵋?,標記該點;接著囑患者深呼氣后屏住呼吸,再向上叩診至濁音變?yōu)榍逡?,標記該點。兩個標記點之間的距離即為肺下界移動度。
意義:肺下界移動度反映了膈肌的運動功能。當胸腔或肺部出現(xiàn)病變時,肺下界移動度可減小,例如胸腔積液、氣胸、肺纖維化、肺不張等疾病,都會影響肺下界移動度。
不同人群的特點
兒童:兒童的胸廓尚在發(fā)育中,肺下界移動度相對成人可能略有差異,但一般也在正常范圍(6-8cm)內(nèi)。兒童在檢查時可能因不配合影響結(jié)果準確性,需耐心引導。
老年人:老年人的肺部組織彈性減退,膈肌運動功能也可能有所下降,不過一般肺下界移動度仍在6-8cm左右,但在一些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年人中,可能會出現(xiàn)肺下界移動度減小的情況,需要結(jié)合臨床其他表現(xiàn)綜合判斷。
特殊病史人群:對于有肺部基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其肺下界移動度往往會減小,因為COPD導致肺部彈性減退、氣道阻塞等,影響了肺的通氣和膈肌的運動功能。在檢查這類患者時,要特別注意結(jié)合其病史和其他相關檢查結(jié)果來準確評估肺下界移動度的意義。
本文由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局鞒謩?chuàng)作,著作權屬于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
高血糖能吃紅薯嗎
高血糖患者在飲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飲食,...
- 傳說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嗎
- 5類人不宜常吃雞蛋 尤其是這種人
- 肚臍的泥摳不得 摳著摳著就有大問
- 一份簡單早餐背后的殺機
- 胃不好應該多吃面條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