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高氣爽,溫度適宜,是開展戶外運動的好時節(jié)。但秋季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人體生理狀態(tài)也隨季節(jié)變化,若運動方式不當,容易引發(fā)身體不適甚至運動損傷。想要在秋季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保障健康,需掌握針對性的注意事項。秋季如何運動更健康?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解析秋季運動的常見問題及科學應對要點。
一、秋季運動前的3個準備要點
1.做好熱身,循序漸進
秋季氣溫較低,肌肉和關節(jié)的靈活性下降,突然劇烈運動易導致拉傷、扭傷。運動前應進行10-15分鐘的動態(tài)熱身,如快走、慢跑、關節(jié)環(huán)繞、高抬腿等,讓身體微微發(fā)熱、心率逐漸上升,待肌肉和關節(jié)活動開后再進入正式運動環(huán)節(jié)。
2.合理著裝,分層保暖
采用“洋蔥式穿衣法”,內層選擇透氣排汗的運動面料,中層穿保暖的抓絨或衛(wèi)衣,外層搭配防風防水的外套。運動初期身體較涼,可穿著外層衣物;運動過程中發(fā)熱時,可逐層脫下,避免出汗后受涼;運動結束后及時穿上外套,防止熱量快速流失。
3.關注天氣,避開不利時段
秋季早晚溫差大,且可能出現(xiàn)霧霾天氣。盡量選擇上午10點后或下午3-5點進行運動,此時氣溫相對適宜、空氣質量較好;若遇大霧、大風、降溫等惡劣天氣,應改為室內運動,避免在戶外長時間停留。
二、秋季運動中的4個核心注意事項
1.控制強度,避免過度勞累
秋季人體能量消耗較夏季有所減少,運動強度不宜過大,應以中等強度為主,如運動時心率保持在(220-年齡)×60%-70%的范圍。運動時間建議控制在30-60分鐘,每周3-5次即可,避免一次性運動時間過長或強度過高,導致身體疲勞、免疫力下降。
2.及時補水,少量多次
秋季氣候干燥,運動時水分流失速度快,若補水不及時易引發(fā)脫水、口干舌燥、疲勞乏力等問題。運動前1小時可飲用200-300毫升溫水;運動過程中每15-20分鐘補水100-150毫升,以白開水或淡鹽水為宜,避免飲用含糖量高的飲料;運動結束后不要一次性大量飲水,應小口慢飲,逐漸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