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作息調整:順應時節(jié),早睡養(yǎng)神
1.早睡早起,順應天時
初秋應順“收”的規(guī)律,晚10點半前入睡,保7-8小時睡眠,讓身體夜間修復;晨起后適當晨練,呼吸新鮮空氣,提精神。
2.午休片刻解乏
初秋白天長,午后易困倦,可午休15-30分鐘恢復精力。避免趴桌睡,以防壓頸、眼,最好躺臥并蓋薄毯保暖。
3.減少熬夜,保護陽氣
秋季陽氣收斂,熬夜耗陽氣影響機能。少夜間用電子產品,睡前1小時可泡腳、聽音樂或閱讀,營良好睡眠環(huán)境,提睡眠質量。
五、腳部養(yǎng)護:保暖防濕,促進循環(huán)
1.注重腳部保暖
“寒從腳下起”,腳部血循環(huán)差,初秋需保暖。穿透氣襪子,避赤腳穿涼鞋,夜睡可穿薄襪。雨天穿防水鞋,防腳部潮濕受寒。
2.溫水泡腳益處多
每晚用40℃左右溫水泡腳15-20分鐘,促血液循環(huán),緩疲勞,改善睡眠??杉由倭可?陰虛體質者慎用)增驅寒效,忌水溫過高、時間過長。
3.適當按摩腳部
泡腳后按摩涌泉穴、太沖穴等,每穴按壓或揉搓1-2分鐘,促氣血流通,強腳部活力。選合腳鞋,避穿過緊鞋襪,防影響血循環(huán)。
初秋養(yǎng)生關鍵在順季節(jié)變化,做好從頭到腳養(yǎng)護,通過調飲食、作息和運動,助身體適應干燥涼爽氣候。這些小技巧雖簡,卻能潛移默化改善身體狀態(tài),減少季節(jié)轉換不適。堅持科學養(yǎng)生,可安然度初秋,筑牢秋冬健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