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擅長:腦血管病、神經系統感染、遺傳病、癲癇、眩暈。
向 Ta 提問
-
有什么可以降尿酸的藥
臨床常用降尿酸藥物分三類,均需遵醫(yī)囑并注意飲食生活調整。 1.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 代表藥物有別嘌醇和非布司他。別嘌醇是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減少尿酸的生成從而降低血尿酸水平。非布司他則是通過特異性地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的關鍵酶——黃嘌呤氧化酶,減少尿酸的生成,降低血尿酸水平。 2.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 代表藥物有苯溴馬隆。該藥物通過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促進尿酸排泄,從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3.促進尿酸分解的藥物 代表藥物有拉布立酶和聚乙二醇重組尿酸氧化酶。該類藥物通過氧化尿酸為溶解性更好的尿囊素,從而降低血尿酸水平。 此外,除了藥物治療,痛風患者還需要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比如,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減少飲酒,多喝水,適當運動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藥物都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尤其是有腎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基礎疾病的患者,以及正在服用其他藥物的患者。在使用藥物期間,需要定期監(jiān)測血尿酸水平和肝腎功能,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2025-06-13 17:19:14 -
紅斑狼瘡確診指標是什么
紅斑狼瘡是慢性、反復發(fā)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總稱,常見于育齡期女性,易累及多系統、多器官。紅斑狼瘡確診化驗指標包括血常規(guī)、尿檢、狼瘡帶試驗等。具體如下: 一、血常規(guī) 患者血常規(guī)會顯示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紅細胞沉降率加快,此可作為紅斑狼瘡血液系統損害的診斷指標。紅細胞等減少反映了機體造血功能受影響,而紅細胞沉降率增快提示體內可能存在炎癥等情況。 二、尿檢 若尿檢結果出現尿蛋白或紅細胞等,則高度懷疑紅斑狼瘡導致了腎臟損害。腎臟是紅斑狼瘡常累及的器官之一,尿中蛋白和紅細胞的出現提示腎臟的濾過功能等可能出現了異常。 三、狼瘡帶試驗 這是針對紅斑狼瘡皮膚的檢查方法,在疑似患病者的皮膚損傷處或看似正常的皮膚處,通過免疫熒光檢查,可發(fā)現皮膚表皮和真皮連接處有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沉積帶,結果呈陽性。 但最終確診還需借助腹部超聲、超聲心動圖、胸部CT等方法,并結合化驗指標綜合判斷,而后積極開展治療。總之,紅斑狼瘡的診斷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多項檢查來明確。
2025-06-13 17:18:49 -
痛風怎樣快速止痛
痛風的痛可謂極其劇烈,一旦發(fā)作,那真是痛入骨髓。當痛風疼痛發(fā)作時,可通過如下方法實現快速止痛: 一、抬高患部:在痛風急性發(fā)作階段,將患肢抬高,能使患肢獲得良好的休息。 二、藥物治療: 1.若痛風發(fā)作嚴重,疼痛難以忍受,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吲哚乙酸、雙氯芬酸鈉等,這些藥物具備消炎止痛的作用。然而,若有非甾體抗炎藥過敏史、消化道潰瘍、出血等非甾體抗炎藥使用禁忌證時,可選擇使用秋水仙堿,它對痛風止痛有獨特效果。 2.糖皮質激素對痛風也具有廣泛的抗炎功效。切記服藥期間要按照醫(yī)師叮囑按時、按量服用。 三、手術治療:如果痛風極為嚴重,就需要前往醫(yī)院接受正規(guī)治療,比如通過關節(jié)腔內沖洗、剔除尿酸鹽結晶,清理滑膜,再結合腔外循經松解,能夠有效達到關節(jié)腔內清理的目的,從而改善疼痛病情。 總之,對于痛風發(fā)作時的止痛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擇,以盡快緩解疼痛。同時,患者平時也要注意做好預防和保健工作,減少痛風發(fā)作的頻率和程度。
2025-06-13 17:16:48 -
類風濕CCP多少就是晚期
類風濕CCP抗體大于300RU/ml通常提示病情處于晚期,但具體病情還需結合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等綜合判斷,治療應根據個體情況制定方案。 類風濕CCP抗體大于300RU/ml通常提示病情處于晚期。 當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的CCP抗體大于300RU/ml時,提示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可能出現了關節(jié)侵蝕、畸形等并發(fā)癥。此外,還需要結合患者的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等綜合判斷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病情評估和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疾病活動度、關節(jié)損傷程度、患者的癥狀等。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颊邞e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定期復查,以控制病情進展,減少關節(jié)損傷和殘疾的發(fā)生。 同時,對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早期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如果出現關節(jié)疼痛、腫脹、晨僵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此外,患者還應注意保暖、避免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以提高生活質量。
2025-06-13 17:16:16 -
正常人尿酸值多少
正常人的尿酸值會因性別、年齡、飲食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偏高可能會引起痛風、高尿酸血癥等疾病,如有疑慮,建議咨詢醫(yī)生。 此外,尿酸值還可能受到飲食、藥物、疾病等因素的影響。例如,高嘌呤飲食、飲酒、劇烈運動、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都可能導致尿酸值升高。而某些藥物,如利尿劑、阿司匹林等,也可能影響尿酸的代謝。 如果尿酸值偏高,可能會引起痛風、高尿酸血癥等疾病。因此,建議定期進行體檢,關注尿酸值的變化。如果發(fā)現尿酸值偏高,應及時就醫(yī),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也有助于降低尿酸值。 對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婦、哺乳期婦女等,尿酸值的正常范圍可能會有所不同。此外,某些疾病患者,如腎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尿酸值的監(jiān)測和控制也需要更加謹慎。 總之,尿酸值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具體的正常值范圍還需要根據個人情況進行判斷。如果對尿酸值有任何疑問,建議咨詢醫(yī)生或專業(yè)的醫(yī)療機構。
2025-06-13 17: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