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強,主任醫(yī)師,博士學位,研究生導師。中山一院肝外科主任醫(yī)師,東院肝膽外科主任醫(yī)師、科主任,從事外科臨床工作30年余。
1985年本科畢業(yè),并獲中山大學碩士、博士學位。先后在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美國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re(美國西南醫(yī)學中心)進行腫瘤研究以及外科臨床觀摩和學習。
在肝臟外科,能實施復雜的、具有相當大難度的專科手術,如巨大肝癌切除、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以及擴大的半肝切除如左三葉切除、右三葉切除等,能實施特殊部位的、困難的肝切除如單獨的肝尾狀葉切除以及聯合半肝切除的尾狀葉切除。在處理肝癌合并門靜脈癌栓以及肝癌侵犯膽管等特殊病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重視肝癌的綜合治療,實施以手術治療為主、輔助以放射介入治療、超聲引導下消融治療以及“靶向治療”等多重治療手段,以進一步提高療效。
在膽道外科,針對國人肝膽管結石病的特征,積極開展肝葉、肝段切除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病。能夠妥善處理復雜的肝內膽管結石以及既往有多次膽道手術史的病例,取得良好的療效。對于肝門部膽管癌這一類復雜的棘手的疾病,實施聯合肝葉切除、淋巴清掃以及膽道重建等術式治療肝門部膽管癌,取得滿意的療效。
社會任職
廣東省肝臟病學會膽胰疾病專委會主任委員、綜合治療專委會副主委、廣東省醫(yī)學會肝膽胰外科學分會圍手術期專委會副主委、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肝膽病學專委會常委、廣東省抗癌協(xié)會轉移癌專委會常委、廣東省醫(yī)師協(xié)會肝病分會常委、消化腫瘤雜志編委、民革中山大學北校區(qū)副主委。
展開-
Q 乙肝傳播途徑有哪些A 乙肝傳播途徑一般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接觸傳播、體液傳播、醫(yī)源性傳播等。 1.血液傳播 血液傳播是乙肝傳染的主要途徑,包括輸血、使用未消毒或污染的醫(yī)療器械、共用剃須刀或牙刷等可能導致血液接觸的行為。 2.母嬰傳播 孕婦攜帶乙肝病毒時,可通過分娩時的血液、體液交換感染胎兒或新生兒。此外,母乳喂養(yǎng)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觸也可能導致病毒傳播。 3.性接觸傳播 乙肝病毒可通過無保護的性接觸傳播,包括陰道、肛門和口腔性交等,體液中的乙肝病毒可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進入對方體內。 4.體液傳播 除了血液和性接觸外,破損的皮膚和黏膜接觸到乙肝患者的唾液、汗液、淚液等體液,在特定條件下也可能導致感染,盡管這種傳播方式相對少見。 5.醫(yī)源性傳播 在醫(yī)院或診所等醫(yī)療環(huán)境中,因為醫(yī)療器械、器具或藥物受到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經嚴格消毒或處理,從而導致的病毒傳播。2025-07-23 14:12:47 -
Q 乙肝表面抗體弱陽性怎么回事A 乙肝表面抗體弱陽性可能與疫苗接種、自然感染恢復等原因有關。 1、疫苗接種 以前接種過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體會表現出陽性,但隨著時間的延長,抗體可能會出現下降或消失的情況。 2、自然感染恢復 如果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通過治療后病情已經恢復,體內會產生乙肝表面抗體,但隨著時間的延長,抗體的強度可能會逐步減弱。 如果單純是乙肝表面抗體弱陽性,且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癥狀,可以暫時觀察,無需特殊治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guī)律作息、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等,有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對乙肝病毒的預防有一定幫助。 對于乙肝表面抗體弱陽性的患者,建議定期進行乙肝五項檢查,以全面評估乙肝病毒感染狀態(tài)。如果抗體滴度持續(xù)降低或出現其他不舒服的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減少感染乙肝病毒的風險。2025-07-23 14:12:23 -
Q 檢查乙肝5項要空腹嗎A 檢查乙肝5項通常不需要空腹,若同時查肝功能等其他項目通常建議空腹,兒童、孕婦檢查乙肝5項也無需空腹,有基礎病史人群查乙肝5項一般也不需空腹,同時需告知醫(yī)生病史等情況。 特殊人群情況 兒童:兒童檢查乙肝5項時同樣無需空腹,但在采血等操作過程中需注意安撫兒童情緒,盡量減少其因緊張不安而導致的不配合情況,以保證采血等操作順利進行。 孕婦:孕婦檢查乙肝5項也不需要空腹,乙肝5項的檢測結果對于評估孕婦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以及乙肝病毒感染狀態(tài)等有重要意義,方便醫(yī)生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母嬰阻斷等措施來保障母嬰健康。 有基礎病史人群:無論是有何種基礎病史的人群,檢查乙肝5項時一般都不需要空腹,但如果同時合并有其他需要空腹檢查的項目,還是要遵循相應的空腹要求。在檢查前應告知醫(yī)生自己的病史等情況,以便醫(yī)生綜合判斷和安排檢查項目及流程。2025-07-23 14:12:15 -
Q 為什么吃椰棗會得肝炎A 目前無科學依據表明吃椰棗會直接致肝炎,椰棗營養(yǎng)豐富適量食用有益,本身有肝臟基礎疾病人群吃椰棗需適量,肝炎由多種復雜因素引起,一般人群正常吃椰棗安全,有特殊病史人群飲食最好遵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指導以維護健康。 然而,如果本身存在一些基礎健康問題,比如本身有肝臟基礎疾病的人群,在食用椰棗時也需要注意適量,因為過量攝入任何食物都可能會加重身體的代謝負擔等。但這并不意味著吃椰棗就會引發(fā)肝炎,肝炎的發(fā)生通常是由多種復雜因素引起的,如病毒感染(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等。 對于一般人群來說,正常食用椰棗是安全的,無需過度擔憂吃椰棗會導致肝炎。但對于有特殊病史(如肝臟疾病史等)的人群,在飲食方面最好在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進行合理安排,以更好地維護肝臟健康和整體身體健康狀況。2025-07-23 14:12:02 -
Q 肝上有黑點是怎么回事A 肝上有黑點是指肝臟影像學檢查顯示有黑點,而非肉眼所見肝臟表面情況。其可能是多種肝臟疾病的表現,具體如下。 一、肝內鈣化斑:這可能導致肝上出現黑點。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會有細胞壞死,屬正?,F象。若細胞壞死后循環(huán)不暢而在肝臟沉積,就會形成鈣化斑,在影像學檢查時表現為黑點。 二、肝囊腫:作為常見良性肝疾病,多數患者無癥狀。超聲影像學上肝囊腫呈黑色,CT上可見水樣密度影且顏色較黑,所以肝上的黑點可能由此引起。 三、乙型病毒性肝炎:若體內有乙肝病毒,會損傷肝功能。肝細胞被病毒破壞,部分患者影像學檢查會呈現出黑點。 四、肝癌:癌細胞不斷復制可使肝臟在影像學檢查上有黑點,還可能伴有肝區(qū)疼痛、腹水、腹脹等癥狀。 總之,肝上出現黑點提示可能存在肝臟相關疾病,需要進一步檢查和明確診斷,以便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2025-07-23 14: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