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定義問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義
-
-
龔新宇副主任醫(yī)師
中日友好醫(yī)院 向他提問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致心肌持久嚴重缺血缺氧壞死的心血管疾病,發(fā)病與年齡性別、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關,病理生理表現(xiàn)為冠狀動脈閉塞致心肌壞死及心電圖、血清標志物變化,臨床表現(xiàn)有劇烈持久胸骨后痛等,及時識別治療預后關鍵。
發(fā)病機制相關因素
年齡與性別:多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發(fā)病多于女性,這可能與男性的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因素有關。隨著年齡增長,冠狀動脈容易發(fā)生粥樣硬化等病變,增加了心肌梗死的發(fā)病風險。
生活方式:長期高脂飲食會使血液中脂質升高,易在冠狀動脈內膜下沉積,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吸煙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使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幾率;缺乏運動則會導致身體代謝功能紊亂,血脂易升高,這些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誘發(fā)急性心肌梗死。
病史因素: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血壓持續(xù)升高會加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使血管腔進一步狹窄;糖尿病患者體內糖代謝紊亂,會加速血管病變,增加心肌梗死的發(fā)生風險。
病理生理表現(xiàn)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斑塊破裂、出血,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導致冠狀動脈急性完全或不完全閉塞,相應心肌區(qū)域血流中斷,心肌細胞因缺血缺氧發(fā)生壞死。心電圖上會出現(xiàn)特征性的ST段抬高或壓低、T波改變等表現(xiàn),血清心肌壞死標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鈣蛋白等會升高,反映心肌細胞受損情況。
臨床表現(xiàn)特點
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疼痛程度較重,可伴有大汗、煩躁不安、恐懼等癥狀,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等部位,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有些患者可能以休克、心力衰竭等為首發(fā)表現(xiàn),尤其是老年患者或合并多種基礎疾病的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視。
總之,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心肌缺血壞死的嚴重心血管疾病,及時識別和治療對于改善預后至關重要。
本文由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創(chuàng)作,著作權屬于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尽N唇浽S可,不得轉載。
-
-
高血糖能吃紅薯嗎
高血糖患者在飲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飲食,...
- 傳說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嗎
- 5類人不宜常吃雞蛋 尤其是這種人
- 肚臍的泥摳不得 摳著摳著就有大問
- 一份簡單早餐背后的殺機
- 胃不好應該多吃面條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