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子的位置和方法問
艾灸肚子的位置和方法
-
-
高葉梅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向他提問
艾灸肚子常用神闕穴(肚臍正中調(diào)脾胃等)、中脘穴(臍上4寸調(diào)節(jié)脾胃)、關元穴(臍下3寸補益元氣等),方法有艾條灸(含溫和灸與回旋灸,不同人群需留意)、艾炷灸(間接灸常用隔姜灸,操作及皮膚敏感等需注意)。
一、艾灸肚子的常用位置
1.神闕穴:處于肚臍正中位置,是艾灸腹部的關鍵穴位,對調(diào)理脾胃功能、溫陽固脫等有作用,可改善因脾胃虛寒導致的腹脹、腹瀉等狀況。
2.中脘穴:位于臍上4寸處,歸屬于任脈穴位,能調(diào)節(jié)脾胃機能,對消化不良、胃痛等脾胃不適問題有一定調(diào)理功效。
3.關元穴:在臍下3寸位置,為保健要穴,可補益元氣、調(diào)理下焦,對女性宮寒、男性陽虛等下焦虛寒相關問題有改善作用。
二、艾灸肚子的方法
1.艾條灸:包含溫和灸與回旋灸。溫和灸是將艾條點燃后,使艾條端距離皮膚約2-3厘米保持固定位置施灸,每穴每次灸10-15分鐘,以局部有溫熱感但無灼痛為宜。操作時需考慮人群差異,兒童皮膚嬌嫩,距離可適當近但要防燙傷;孕婦艾灸關元、神闕等穴位需謹慎,建議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匦氖前瑮l點燃后在穴位上方做環(huán)形勻速移動,每穴每次同樣灸10-15分鐘。
2.艾炷灸:有直接灸與間接灸之分。直接灸因可能致痛起泡,腹部常規(guī)艾灸較少采用。間接灸常用隔姜灸,取鮮姜片切成2-3毫米厚薄片,穿刺數(shù)孔后置于神闕等穴位,再將艾炷放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換艾炷,一般灸3-5壯,以局部皮膚潮紅為準。隔姜灸能溫胃散寒,但皮膚敏感者要留意皮膚反應,避免燙傷。
本文由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局鞒謩?chuàng)作,著作權屬于江蘇民??悼萍脊煞萦邢薰?。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
-
高血糖能吃紅薯嗎
高血糖患者在飲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飲食,...
- 傳說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嗎
- 5類人不宜常吃雞蛋 尤其是這種人
- 肚臍的泥摳不得 摳著摳著就有大問
- 一份簡單早餐背后的殺機
- 胃不好應該多吃面條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