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站起時眼前發(fā)黑、嘴唇總是蒼白無色、稍微運動就氣喘吁吁……這些可能都是身體在向你發(fā)出貧血的信號。說到改善貧血,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吃藥,但其實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就藏著不少天然“補血王”。它們不僅美味,還能從內(nèi)而外滋養(yǎng)身體,吃出紅潤好氣色。補血的食物有哪些?今天就來揭曉這8種食材,讓補血變得輕松又健康!
一、8種天然“補血王”,營養(yǎng)又美味
1、紅棗
紅棗一直是補血的熱門食材,它富含鐵元素,每100克紅棗含鐵量約為2.3毫克。雖然與一些動物性食物相比,紅棗中的鐵屬于非血紅素鐵,吸收率相對較低,但勝在食用方便,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能將非血紅素鐵轉(zhuǎn)化為更容易吸收的二價鐵,提高鐵的吸收率。
此外,紅棗還含有大量的糖類、蛋白質(zhì)、氨基酸等營養(yǎng)成分,能為身體補充能量,滋養(yǎng)氣血。無論是直接食用,還是用來煮粥、煲湯、泡茶,都十分美味。每天吃3-5顆紅棗,堅持一段時間,能明顯感覺到面色變得紅潤,身體也更有活力。
2、桂圓
桂圓又稱龍眼,性溫味甘,具有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它不僅含鐵量較高,還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質(zhì)。這些營養(yǎng)物質(zhì)能快速為身體補充能量,同時促進血紅蛋白的再生,達到補血的效果。
對于氣血不足、經(jīng)常失眠的人來說,桂圓是較好的選擇。可以將桂圓肉與紅棗、枸杞一起煮成甜湯,在睡前飲用一小碗,既能補血,又能幫助安神助眠。不過,桂圓性溫,吃多了容易上火,每天食用5-6顆即可。
3、豬肝
豬肝是動物性食物中補鐵的佼佼者,每100克豬肝含鐵量高達22.6毫克,而且其中的鐵屬于血紅素鐵,吸收率高達20%-30%。同時,豬肝還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族、蛋白質(zhì)等多種營養(yǎng)素,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烹飪豬肝時,可以選擇清炒、煮湯等方式。但要注意,豬肝中膽固醇含量較高,不宜過量食用,每周食用1-2次,每次不超過100克為宜。并且,一定要將豬肝徹底煮熟煮透,避免寄生蟲和細(xì)菌感染。
4、菠菜
菠菜是大家熟知的補鐵蔬菜,每100克菠菜含鐵量約為2.9毫克。雖然菠菜中的鐵同樣是非血紅素鐵,且含有草酸,會影響鐵的吸收,但只要烹飪方法得當(dāng),依然能發(fā)揮不錯的補血效果。
在烹飪菠菜前,先將其放入開水中焯水1-2分鐘,這樣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然后可以將菠菜與豬肝一起煮湯,或者清炒菠菜,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青椒等,能提高鐵的吸收率。經(jīng)常食用菠菜,有助于改善缺鐵性貧血,讓肌膚煥發(fā)光彩。
5、黑芝麻
黑芝麻富含鐵、蛋白質(zhì)、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yǎng)成分。鐵元素能為補血提供原料,維生素E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護紅細(xì)胞膜的完整性,防止紅細(xì)胞被破壞。同時,黑芝麻在中醫(yī)理論中具有滋養(yǎng)肝腎、益精血的功效,肝腎充足,氣血自然旺盛。
可以將黑芝麻磨成粉,每天早晨取一勺,用溫水沖服;也可以將黑芝麻粉與紅棗、核桃等食材一起制成芝麻糊,口感香甜,營養(yǎng)豐富。長期食用黑芝麻,不僅能補血,還能讓頭發(fā)變得烏黑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