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本良,博士,傳承博士后,主任醫(yī)師。2006博士畢業(yè)后于西苑醫(yī)院內分泌科工作至今,期間2010年至2011年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內分泌科進修一年。
現(xiàn)任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師學會內分泌代謝病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y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yè)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北京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核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臨床學組委員,北京醫(yī)學會醫(yī)療事故鑒定專家。
以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骨質疏松癥、多囊卵巢綜合癥、肥胖等疾病的中西醫(yī)診治為研究方向,對于更年期綜合征、內分泌失調、失眠、自汗等雜病的中醫(yī)治療有豐富經驗。參與國家級課題2項、北京市課題4項,主持、參與院內課題4項,發(fā)表論文12篇,參編專著4部。
展開-
Q 血清甘油三酯是什么意思A 血清甘油三酯屬于脂質的組成成分之一,其由甘油與三個脂肪酸構成,被稱作甘油三酯。在臨床上,血脂常見的除了甘油三酯外,還涵蓋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血脂升高乃是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關鍵危險因素。正常情況下,甘油三酯應小于1.7mmol/L,處于1.7至2.25mmol/L則為邊緣升高,而超過2.26mmol/L就意味著甘油三酯升高。 一、當甘油三酯升高時,首先建議改變生活方式,具體如下: 1.控制體重。 2.合理飲食,多進食新鮮的蔬菜水果,減少動物油、動物內臟、肥肉、油炸燒烤類食物的攝取。 3.適量運動,每周起碼五次,每天至少進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有氧運動,像快走、騎車、游泳、打太極拳等。 4.此外,要做到戒煙戒酒。 二、對于嚴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癥,還可以借助藥物來改善,常用的藥物包括貝特類和煙酸類。 總之,了解血清甘油三酯的相關情況,知曉其正常范圍和升高的應對方法,對于維護身體健康特別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非常重要。2025-08-08 14:56:57 -
Q 血脂七項包括哪些項目A 血脂七項包含膽固醇、載脂蛋白B、甘油三酯、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I等七項。 一、具體項目: 1.膽固醇:是血脂的重要組成部分。 2.甘油三酯:在能量代謝中具有一定作用。 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通常被認為是“好”膽固醇。 4.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量易引發(fā)健康問題。 5.脂蛋白:也是血脂的構成之一。 6.載脂蛋白AI:對血脂代謝有重要意義。 7.載脂蛋白B:與血脂的運輸?shù)认嚓P。 二、臨床意義: 1.是評估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重要檢查指標。 三、危害:血脂七項較高容易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可能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 四、應對措施:當出現(xiàn)血脂七項升高時,要積極檢測,飲食上堅持低脂飲食,還可服用他汀類藥物來控制血脂水平。而對于因血脂七項控制不好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總之,了解血脂七項的具體內容、意義、危害及應對措施,對于維護身體健康非常重要。2025-08-08 14:56:36 -
Q 血脂六項是什么A 臨床血脂六項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A和載脂蛋白B。具體情況如下: 一、血清總膽固醇: 1.高于正常值,多表明存在原發(fā)性高膽固醇血癥、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癥、腎病綜合征、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癥。 2.低于正常值,可能提示有貧血、急性感染等情況。 二、甘油三酯: 高于正常值,提示可能有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 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高于正常值,可能意味著患有動脈粥樣硬化,也可能提示存在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 四、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低于正常值在臨床上多提示容易引發(fā)冠心病。 五、載脂蛋白: 出現(xiàn)異常多提示有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總之,通過對血脂六項的檢測和分析,可以幫助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對于相關疾病的診斷和預防具有重要意義。2025-08-08 14:55:59 -
Q 甲亢甲狀腺疾病會遺傳嗎A 甲亢甲狀腺疾病有一定遺傳易感性,家族中有患者時成員發(fā)病風險相對增加,某些基因變異可能相關,但遺傳非絕對發(fā)病因素,環(huán)境等也重要,長期精神壓力大、碘攝入異常會影響發(fā)病,有家族史人群需注意避免不良環(huán)境因素,兒童等特殊人群要密切關注,女性發(fā)病風險可能因激素等有差異,發(fā)病綜合多種因素。 甲亢甲狀腺疾病具有一定的遺傳易感性。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甲亢患者,那么家族成員患甲亢的風險會相對增加。從遺傳學角度來看,某些基因的突變或多態(tài)性可能與甲亢的發(fā)生相關。例如,促甲狀腺激素受體(TSHR)基因等的變異可能在甲亢的遺傳易感性中發(fā)揮作用。不過,并非有家族史就一定會發(fā)病,遺傳因素只是增加了發(fā)病的可能性,還受到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環(huán)境等其他影響因素 環(huán)境因素在甲亢甲狀腺疾病的發(fā)病中也占據重要地位。比如,長期處于精神壓力過大的狀態(tài),會影響人體的內分泌調節(jié),增加甲亢發(fā)病風險;碘攝入異常,如長期高碘飲食,也可能誘發(fā)甲亢。對于有家族遺傳背景的人群,若能注意避免長期高壓力狀態(tài)、保持合理的碘攝入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甲亢的發(fā)病幾率。對于兒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身體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家族中有甲亢病史的兒童更需密切關注自身甲狀腺功能狀況,定期進行甲狀腺相關檢查,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異常并采取相應措施。女性相對男性可能在激素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在相同遺傳背景下,女性患甲亢的風險可能會因激素變化等因素有所不同,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具體發(fā)病還需綜合多種因素考量。2025-07-30 11:01:10 -
Q 糖尿病會遺傳給下一代嗎A 糖尿病有一定遺傳易感性但非絕對遺傳給下一代,父母一方患病子女風險高于常人,特定基因變異相關但發(fā)病還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有家族史者應調整生活方式,兒童青少年有家族史更要培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發(fā)病風險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遺傳易感性,但并非絕對會遺傳給下一代。1.遺傳因素的影響機制: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風險會高于普通人群。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基因變異與糖尿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例如與胰島素分泌、胰島素作用相關的基因等。但這并不意味著攜帶相關基因就一定會發(fā)病,環(huán)境因素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環(huán)境因素的關鍵作用:即使有遺傳易感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環(huán)境因素會顯著增加糖尿病的發(fā)病風險。比如,長期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肥胖等環(huán)境因素,會使具有遺傳易感性的個體更容易患上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為例,父母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時,子女若同時存在肥胖、缺乏運動等情況,其發(fā)病風險會大幅升高。對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在生活方式上應積極調整,保持健康的體重,合理飲食(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攝入比例,增加蔬菜、全谷物等的攝入),適量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從而降低發(fā)病風險。對于兒童青少年群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更應注重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為兒童期的生活習慣會影響其成年后的健康狀況,家長應引導孩子避免過度攝入高糖、高脂肪食物,鼓勵其進行足夠的體育活動。2025-07-30 10: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