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亞,女,耳鼻喉及聽力學碩士,廣東省婦幼保健學會兒童聽力協(xié)會副主委,廣東省康復醫(yī)學會聽力及言語康復協(xié)會委員,臨床聽力學實踐經驗豐富。
擅長聽力障礙的診斷及康復。熟悉耳鼻喉科常見病及多發(fā)病的處理,如鼻竇炎,過敏性鼻炎,中耳炎等。
展開-
Q 鼻子特別干燥解決方法A 鼻子干燥可通過增加空氣濕度、保持鼻腔濕潤、改善飲食、避免刺激、清潔鼻腔和治療病因等方法解決。 1.增加空氣濕度:使用加濕器增加室內空氣濕度,特別是在干燥的季節(jié)或環(huán)境中。 2.保持鼻腔濕潤:使用鼻腔噴霧劑或滴劑,如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劑或復方薄荷腦滴鼻液,以保持鼻腔濕潤。 3.改善飲食: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飲料。 4.避免刺激: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干燥、寒冷的空氣中,避免過度使用鼻腔噴霧劑或吸入刺激性物質。 5.清潔鼻腔:使用鹽水鼻腔沖洗器或鼻腔清潔器定期清潔鼻腔,去除鼻腔內的分泌物和污垢。 6.治療病因:如果鼻子干燥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如鼻炎、鼻竇炎等,應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鼻子干燥持續(xù)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癥狀,如鼻出血、鼻塞、嗅覺減退等,應及時就醫(y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以確定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2025-06-17 16:31:18 -
Q 為什么晚上一躺下鼻子就不通A 晚上躺床上鼻子不通氣,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原因所致。 一、上呼吸道感染:這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下降,使得病毒或細菌得以入侵而引發(fā)的病變。當病變累及鼻腔時,會導致鼻腔黏膜腫脹、充血,進而影響氣流的正常通過,于是出現晚上躺床上鼻子不通氣的情況,同時往往伴有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 二、鼻竇炎:是單個鼻竇或多個鼻竇發(fā)生的炎癥反應,多數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因炎癥刺激會促使鼻黏膜腫脹,所以會有晚上躺床上鼻子不通氣的表現,同時還可能伴有頭痛、流黃鼻涕等現象。 三、過敏性鼻炎:患者本身體質較為敏感,晚上睡覺時接觸到過敏原后,可能引發(fā)過敏性鼻炎發(fā)作,從而導致晚上躺床上鼻子不通氣,并且還會伴隨打噴嚏、鼻癢等癥狀。 總之,晚上躺床上鼻子不通氣可能有多種原因,需要根據具體癥狀和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2025-06-17 16:28:24 -
Q 鼻子不舒服老是想打噴嚏是怎么回事A 鼻子不舒服、老想打噴嚏,可能是過敏性鼻炎、血管運動性鼻炎、感染、藥物性鼻炎或其他鼻部疾病引起。 鼻子不舒服老是想打噴嚏,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過敏性鼻炎:患者接觸過敏原后,會出現鼻癢、陣發(fā)性噴嚏、大量水樣鼻涕等癥狀。 血管運動性鼻炎:患者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受熱、精神緊張、運動后可誘發(fā),主要癥狀為鼻塞、流涕、打噴嚏。 感染:病毒、細菌、支原體等感染可導致鼻炎、鼻竇炎,出現打噴嚏、流涕等癥狀。 藥物性鼻炎:長期使用減充血劑、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等,可導致鼻腔黏膜干燥、萎縮,引起打噴嚏、鼻塞等癥狀。 其他: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鼻竇腫瘤等也可導致鼻子不舒服、打噴嚏。 如果鼻子不舒服、老是想打噴嚏,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原因,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應注意鼻部衛(wèi)生,避免接觸過敏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2025-06-17 16:24:22 -
Q 揪孩子耳朵有哪些傷害A 揪孩子耳朵可能會導致疼痛和損傷、耳部感染、聽力問題,甚至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 1.疼痛和損傷:揪孩子耳朵可能會導致耳部疼痛和損傷,包括耳廓血腫、外耳道炎等。 2.感染:揪孩子耳朵可能會導致耳部感染,因為耳朵內部有許多細菌和病毒,如果耳部受損,這些細菌和病毒可能會進入耳朵內部,引起感染。 3.聽力問題:揪孩子耳朵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聽力,因為耳朵內部的結構非常復雜,如果耳部受損,可能會影響聽力。 4.心理創(chuàng)傷:揪孩子耳朵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因為這種行為可能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和不安。 需要注意的是,揪孩子耳朵是一種不適當的行為,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家長應該避免揪孩子耳朵,而是采取其他方式來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如果孩子的耳部出現問題,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去看醫(yī)生,以便及時治療。2025-06-17 16:19:54 -
Q 鼻炎鼻涕倒流怎么治療A 鼻炎鼻涕倒流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免疫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等,特殊人群需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應遵循醫(yī)囑。 鼻炎鼻涕倒流可能是由于鼻炎、鼻竇炎等疾病引起的,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以下是一些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使用鼻腔噴霧劑、口服藥物等緩解癥狀。 2.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鼻炎、鼻竇炎等疾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3.免疫治療:對于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免疫治療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4.生活方式調整:保持鼻腔清潔、避免接觸過敏原、加強鍛煉等有助于緩解癥狀。 此外,對于兒童和孕婦等特殊人群,治療方法可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在治療過程中,應遵循醫(yī)生的建議,按時用藥,并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2025-06-17 16: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