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職于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yī)師,臨床經(jīng)驗豐富,能獨立診斷和治療兒童各種感染性疾病復雜疑難臨床病例。在各種兒童感染性疾病(包括法定傳染?。?,嬰兒肝炎綜合征和兒童肝臟疾病等方面有豐富的臨床診治經(jīng)驗。
展開-
Q 艾滋病檢測試紙刺血針的作用是什么A 艾滋病檢測試紙需刺血針刺破皮膚表層獲取血液檢測,其設計可相對可控準確刺破皮膚,既不致過大創(chuàng)口又能穩(wěn)定獲足夠檢測用血,兒童需注意操作力度角度,老年人要輕柔操作以保檢測結果準確。 1.采集血液樣本功能:艾滋病檢測試紙需要采集受檢者的血液樣本進行檢測,刺血針通過尖銳的針尖刺破皮膚表層,使皮膚下的少量血液滲出,從而為檢測提供可蘸取的血液來源。例如,在進行艾滋病抗體檢測時,需用刺血針輕刺手指等部位獲取血液,以便將血液滴加或涂抹在檢測試紙上進行后續(xù)的檢測反應判斷。 2.操作便利性與精準性體現(xiàn):其設計能保證在相對可控的情況下準確刺破皮膚,既不會造成過大的創(chuàng)口影響受檢者健康,又能穩(wěn)定地獲取足夠用于檢測的血液量。對于不同年齡人群,兒童由于皮膚較嫩,使用時要特別注意刺血針的操作力度和角度,避免過度用力導致?lián)p傷;老年人皮膚彈性差等,也需輕柔操作,利用刺血針順利采集血液用于檢測,以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2025-08-15 11:28:14 -
Q 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是什么意思A 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意味著細菌學檢查顯示患者感染了鮑曼不動桿菌,此菌屬于革蘭陰性球桿菌,為需氧菌,能侵襲人體口腔、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手術傷口等諸多部位,在醫(yī)院內(nèi)感染中較為常見。 一、鮑曼不動桿菌的存在環(huán)境: 1.常存在于醫(yī)院環(huán)境里,特別是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內(nèi)。 2.各種引流管中鮑曼不動桿菌的感染率頗高,可通過醫(yī)務人員接觸消毒不徹底的濕化瓶、吸痰器、內(nèi)鏡、呼吸機等致使患者感染,且呼吸機、胃管、尿管等使用時間越久,感染鮑曼不動桿菌的可能性越大。 二、鮑曼不動桿菌的感染人群: 鮑曼不動桿菌是一種機會致病菌,常常感染那些機體抵抗力減弱、免疫功能受損或身患危重病的人,比如有菌血癥、存在嚴重呼吸系統(tǒng)或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患有腫瘤等情況的人群,更容易出現(xiàn)鮑曼不動桿菌的感染。 總之,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是一種需要重視的情況,尤其在醫(yī)院環(huán)境中要加強防控,對于抵抗力差等特定人群更要多加關注和防護。2025-08-15 11:27:37 -
Q 無癥狀感染者會不會傳染A 無癥狀感染者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還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更需要加強防控。各地都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yī)學觀察,同時對無癥狀感染者進行核酸檢測和隔離治療。公眾也需要加強個人防護,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對于無癥狀感染者的管理,各地都制定了相應的措施。一般來說,對于密切接觸者,需要進行集中隔離醫(yī)學觀察,同時對無癥狀感染者進行核酸檢測和隔離治療。此外,公眾也需要加強個人防護,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區(qū)、不同人群的防控措施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情況需要根據(jù)當?shù)氐囊咔榉揽匾蠛拖嚓P規(guī)定執(zhí)行。同時,如果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相關接觸史和旅行史,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2025-08-15 11:27:03 -
Q 二陽跟一陽有什么區(qū)別A 首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通常被稱為一陽,再次感染則通常被稱為二陽,它們存在以下區(qū)別: 一、病因不同: 1.首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往往是由德爾塔毒株、阿爾法毒株、貝塔毒株、伽馬毒株、奧密克戎毒株等所引發(fā)。 2.再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由XBB.1.16,即新型冠狀病毒奧密克戎變種的亞型所導致。 二、癥狀輕重不同: 因為首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患者體內(nèi)會留存一定量的抗體,或者已接種過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所以再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所呈現(xiàn)的癥狀通常會比首次感染的患者相對較輕。 三、恢復時長不同: 再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主要會出現(xiàn)上呼吸道的不適癥狀,且癥狀相對較輕,這種情況下其恢復期會比首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更短。 總之,一陽和二陽在病因、癥狀輕重和恢復時長上存在明顯差異,了解這些差異有助于更好地應對和處理不同的感染情況。2025-08-15 11:26:01 -
Q 無癥狀感染者傳染嗎A 無癥狀感染者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需采取相應防控措施,公眾也應加強個人防護。 1.呼吸道飛沫傳播:無癥狀感染者在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會將含有病毒的飛沫釋放到空氣中,其他人吸入這些飛沫后就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2.密切接觸傳播:無癥狀感染者的飛沫可能沉降在物體表面,其他人接觸被污染的物體表面后,再接觸自己的口、鼻、眼等黏膜部位,也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無癥狀感染者的傳染性相對較弱,但在特定情況下,如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環(huán)境中,仍可能導致病毒的傳播。因此,對于無癥狀感染者,也需要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如隔離、佩戴口罩、加強個人衛(wèi)生等,以減少病毒的傳播風險。同時,公眾也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加強個人防護,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以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2025-08-15 1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