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鄔平副主任醫(y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
擅長:小兒哮喘的診治。
向 Ta 提問
-
Q 寶寶吐奶在什么時候A 新生兒吐奶一般會持續(xù)多久。新生寶寶吐奶較為常見,通常發(fā)生在出生后3到4個月內,6個月后逐漸減少,部分可持續(xù)到7到8個月,1歲左右基本消失。 一、出生前3個月內寶寶吐奶現(xiàn)象:多數為生理性吐奶,原因如下。 1.寶寶胃腸功能發(fā)育不成熟。 2.胃較淺且平。 3.胃的入口松弛而出口緊。這使得胃食道內容物易返流到口腔,從而引起吐奶、溢奶,這屬于生理性的。 二、減少生理性吐奶的方法: 1.控制吃奶量。 2.喂奶后拍嗝。 3.避免腹部著涼。 4.防止喂得過飽。 5.保持正確喂奶姿勢。 6.做到喂養(yǎng)適量。 三、特殊情況:若寶寶吐奶頻繁,呈噴射性嘔吐,或嘔吐物性質異常,或伴有精神反應不好、脫水等癥狀,應及時就診,檢查清楚病因,可能是病理性吐奶,需及早處理。 總結概況提示:文章闡述了新生兒吐奶的一般持續(xù)時間,詳細說明了生理性吐奶的原因和減少其發(fā)生的方法,以及強調了對異常吐奶情況要及時就醫(yī)處理。2025-07-11 17:01:00 -
Q 手足口病可以吃蝦嗎A 手足口病患者在疾病發(fā)作期間不建議吃蝦,因為蝦屬于發(fā)物,會刺激口腔黏膜,加重疼痛和不適感,還可能引發(fā)過敏反應或其他不適癥狀。 手足口病患者在疾病發(fā)作期間不建議吃蝦。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發(fā)生在兒童中。在手足口病發(fā)作期間,患者的口腔內可能會出現(xiàn)皰疹或潰瘍,這會導致疼痛和不適感。蝦等海鮮屬于發(fā)物,容易刺激口腔黏膜,加重疼痛和不適感,不利于病情的恢復。 此外,手足口病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可能會受到影響,此時食用蝦等海鮮可能會引發(fā)過敏反應或其他不適癥狀。因此,建議手足口病患者在疾病發(fā)作期間避免食用蝦等海鮮,以及其他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手足口病患者,家長應該密切關注孩子的病情變化,如果癥狀加重或出現(xiàn)其他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yī)。同時,家長也應該注意孩子的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潔,避免與他人共用物品,以防止病毒傳播。2025-07-11 16:59:06 -
Q 小孩拉肚子能不能吃紅薯A 小孩拉肚子時一般不建議吃紅薯,因為紅薯不易消化,會加重拉肚子的癥狀。 小孩拉肚子時,一般不建議吃紅薯。紅薯中含有氣化酶,吃后有時會發(fā)生燒心、吐酸水、肚脹排氣等現(xiàn)象,而且紅薯含糖量高,吃多了可產生大量胃酸,使人感到“燒心”。胃由于受到酸液的刺激而加強收縮,此時胃與食管邊接處的賁門肌肉放松,胃里的酸液即倒流進食管,人就吐酸水了。糖分多了,身體需排尿,尿糖相應增加,可使腸道滲透壓升高,從而帶走大量水分,使孩子拉肚子的癥狀加重。 此外,小孩拉肚子時,胃腸道功能比較薄弱,而紅薯不易消化,容易加重胃腸道負擔,導致拉肚子的癥狀更加嚴重。 如果小孩拉肚子的癥狀比較輕微,可以通過調整飲食、補充水分等方式來緩解。如果拉肚子的癥狀比較嚴重,或者持續(xù)時間較長,建議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需要注意保持小孩的飲食衛(wèi)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和生冷食物,以免加重拉肚子的癥狀。2025-07-11 16:58:08 -
Q 母乳斷奶的正確方法A 母乳斷奶應逐漸進行,先逐漸減少喂奶次數,再增加輔食,同時注意飲食和安撫嬰兒,不要強行斷奶。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但隨著嬰兒的成長,需要逐漸斷奶。以下是母乳斷奶的正確方法: 1.逐漸減少喂奶次數:可以每天減少一次喂奶,逐漸過渡到完全斷奶。 2.增加輔食:在逐漸減少喂奶次數的同時,逐漸增加輔食的量和種類,以滿足嬰兒的營養(yǎng)需求。 3.注意飲食:母親在斷奶期間應注意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嬰兒的口感和消化。 4.注意安撫:在斷奶期間,嬰兒可能會感到不適和焦慮,母親應注意安撫嬰兒,可以通過擁抱、撫摸等方式緩解嬰兒的情緒。 5.不要強行斷奶:不要強行斷奶,否則可能會導致嬰兒哭鬧不止,影響嬰兒的健康和情緒。 總之,母乳斷奶需要逐漸進行,母親應注意飲食和安撫嬰兒,以確保嬰兒的健康和情緒。同時,如果母親在斷奶期間出現(xiàn)不適或乳房脹痛等情況,應及時就醫(yī)。2025-07-11 16:57:00 -
Q 2個月寶寶鼻子不通氣鼻塞挺嚴重的怎么辦?A 2個月寶寶鼻子不通氣鼻塞挺嚴重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保持環(huán)境適宜。確保室內空氣濕潤,可使用加濕器,但要注意清潔,避免滋生細菌??諝膺^于干燥會加重寶寶鼻腔不適,適宜的濕度有助于緩解鼻塞。 第二,清理鼻腔分泌物??梢杂蒙硇院{}水滴鼻或噴鼻,軟化和稀釋分泌物,然后用吸鼻器吸出。操作時要動作輕柔,避免損傷寶寶鼻粘膜。 第三,調整寶寶體位。適當抬高寶寶頭部,有助于減輕鼻塞癥狀。 第四,觀察寶寶狀態(tài)。注意寶寶有無發(fā)熱、咳嗽、呼吸急促等其他異常表現(xiàn),若伴有這些情況,或鼻塞持續(xù)不緩解且嚴重影響寶寶睡眠、吃奶等,應及時就醫(yī),進行詳細檢查和診斷,以明確原因,如是否有呼吸道感染等,并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藥,以免延誤病情或引起不良反應。同時,要注意寶寶的日常護理,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著涼。還要注意保持寶寶口鼻清潔,避免接觸感染源。2025-07-11 16: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