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燙傷第2天起泡的病因是什么A 燙傷第2天起皰,是燙傷后局部組織破壞后,血漿滲出到組織間隙形成局部腫脹。 當皮膚組織被燙傷后,會有不同程度的燙傷癥狀出現(xiàn)。一般的輕微燙傷會有明顯疼痛感、皮膚紅腫但沒有水皰。當出現(xiàn)明顯疼痛感、有大小不一的水皰時,就屬于Ⅱ度燙傷。 皮膚燙傷后,局部組織被破壞、細胞被分解,體內(nèi)產(chǎn)生大量的炎性介質作用于血管內(nèi)皮細胞,破壞了血管結構的完整性,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血管內(nèi)的血漿滲出。血漿滲出到組織間隙則形成局部腫脹,若滲出到表皮下則形成水皰。因為炎癥反應包括發(fā)生、發(fā)展和高潮三個階段,所以燙傷當時不形成水皰,而在燙傷第二天,也就是炎癥高峰期才開始出現(xiàn)水皰。 如果水皰比較細小,不需要特意挑破水皰,大部分水皰能夠自然愈合,幾天后水皰會消失;若水皰體積比較大,需要在消毒情況下抽掉水皰液,抽液后不要剪除水皰的表皮,其能起到保護創(chuàng)面預防感染的作用。消毒清潔該區(qū)域,再涂抹一些外用燒傷膏藥,用干凈繃帶包扎;若有感染跡象,請及時就醫(yī)。2025-04-01 02:10:18 -
Q 肚臍眼右側腹內(nèi)隱隱痛是怎么回事A 肚臍眼右側腹內(nèi)隱隱的痛可能是生理現(xiàn)象,如精神緊張等;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如腹腔臟器的慢性炎癥、腸道功能性疾病、腹腔臟器扭轉或梗阻、腫瘤壓迫及浸潤的表現(xiàn),需要具體分析。 健康人群如果長期保持精神緊繃、情緒失控或者低落的狀態(tài)等可能會導致肚臍眼右側腹內(nèi)隱痛,此為生理現(xiàn)象,可以調(diào)整生活方式保持愉悅的心情來緩解癥狀。 1.腹腔臟器的慢性炎癥:十二指腸炎、慢性闌尾炎、結核性腹膜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該類疾病常會出現(xiàn)腹痛、大便帶血等癥狀。 2.腸道功能性疾?。耗c易激綜合征除了大便習慣改變外,沒有任何器質性改變且實驗室檢查全部為陰性,需要專業(yè)醫(yī)生判斷。 3.腹腔臟器扭轉或梗阻:腸扭轉、慢性腸梗阻等,此類疾病腹痛較嚴重,除此外還會有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 4.腫瘤壓迫及浸潤:此類疾病常有腹痛、消瘦、惡病質等癥狀表現(xiàn)。 反復出現(xiàn)肚臍眼右側腹內(nèi)痛應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由醫(yī)生明確病因后,給予針對性治療,以免耽誤病情。2025-04-01 02:10:17 -
Q 腸粘連的表現(xiàn)和治療方法A 腸粘連的表現(xiàn)主要包括腹痛、腹脹、嘔吐、便秘等,治療方法主要分為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 1.腹痛:腸粘連患者腸蠕動功能障礙,就會出現(xiàn)劇烈的腹痛,這種痛可能是陣發(fā)性的、持續(xù)性的或者隨著腸道蠕動而加重。 2.腹脹:由于腸道粘連,導致氣體和消化液困留在腸道內(nèi),引起腹部脹滿感。 3.嘔吐:當腸道阻塞加重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頻繁的惡心、嘔吐反應。 4.便秘:腸粘連可能導致腸道蠕動受限,使排便受阻或者停滯,甚至會出現(xiàn)腸梗阻表現(xiàn)。 治療方法: 1.非藥物治療:針對輕度腸粘連,可以采用非藥物的保守治療,如禁食、靜脈注射營養(yǎng)液、胃腸道減壓治療等。 2.藥物治療:針對炎癥性腸粘連,可使用抗炎藥、解痙藥、消脹藥等,緩解癥狀和改善腸道功能。 3.手術治療:針對嚴重的腸粘連,可進行手術治療,松解粘連部位,切除壞死腸管等手術治療。 腸粘連多見于腹部外傷或手術后,腸管表面損傷導致。因此,對于有腹部外傷或手術史的病人,應該注意腸粘連情況。2025-04-01 02:10:17 -
Q 手燙傷怎么處理A 輕度手燙傷患者可先冰敷處理,隨機前往醫(yī)院進行處理;若燙傷情況嚴重,建議及時前往醫(yī)院就診。 沸水、熱油、熱蒸汽燒燙傷是生活中常見的意外。偶爾也可見化學液體、電燒傷等特殊類型的燒傷類型。在發(fā)生燒燙傷后的短時間內(nèi),處理措施得當,可以顯著減輕病情。 1.輕度燒燙傷:表現(xiàn)為皮膚紅腫、灼熱、疼痛、沒有水皰、不留瘢痕??梢杂美渌疀_洗手部,水流不要太大。冬天要注意溫度不宜太低,以免凍傷,一般以15~20℃為宜。輕輕沖洗0.5~1小時,或在冷水中浸泡10分鐘,還可以冷敷,以燙傷部位不再感到疼痛為止,外用燒燙傷膏,一般3~7天可自愈。如果受傷部位出現(xiàn)水皰,可將水皰用消毒后的針刺破,慢慢將水排出,用消毒過的紗布覆蓋傷處,減少感染機會。 2.重度燒燙傷:不宜用水沖洗或涂抹任何藥劑,應盡快用消毒紗布或干凈的布蓋在傷口上,送往醫(yī)院進行治療。嚴重口渴者,可口服少量淡鹽水或淡鹽茶水。對于窒息者,可進行人工呼吸。伴有大出血者應予以止血。2025-04-01 02:10:17 -
Q 左側腹股溝斜疝癥狀是什么A 左側腹股溝斜疝癥狀是根據(jù)不同病程和病情,呈現(xiàn)不同的臨床癥狀。 1.易復性疝:腹股溝區(qū)可復性腫塊。腫塊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勞動時出現(xiàn),多呈帶蒂柄的梨形,并可降至陰囊或大陰唇。用手按壓腫塊并囑病人咳嗽,可有膨脹性沖擊感。如病人平臥休息或用手將腫塊向腹腔推送腫塊可向腹腔回納而消失?;丶{后,以手指通過陰囊皮膚伸人沒環(huán),可感沒環(huán)擴大,此時囑病人咳嗽,指尖有沖擊感。用手指緊壓腹股溝管深環(huán),讓病人起立并咳嗽,斜疝疝塊并不出現(xiàn);一旦移去手指,則可見疝塊由外上向內(nèi)下鼓出。 2.難復性疝:除脹痛稍重外,其主要特點是疝塊不能完全回納,但疝內(nèi)容物未發(fā)生器質性病理改變。 3.滑動性疝:疝塊不能完全回納,可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癥狀。 4.嵌頓性疝:疝塊突然增大,不能回納,并伴明顯疼痛。若為腸管嵌頓,可出現(xiàn)機械性腸梗阻征象。 5.絞窄性疝:在嵌頓疝基礎上合并腸管壁血運障礙,可出現(xiàn)腹膜刺激征(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臨床癥狀多較嚴重。2025-04-01 0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