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炎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輸卵管的通暢是受孕必不可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輸卵管的管腔比較狹窄,最窄部分的管腔直徑只有1~2mm。當發(fā)生輸卵管炎或盆腔炎時,輸卵管的最狹窄部分及傘端很容易發(fā)生粘連或完全閉鎖,這樣,精子和卵子就不能在管腔內相遇,因而造成不孕,常見診斷方法如下。
一、輸卵管炎檢查
(一)腹部檢查
腹部觸診(尤以肝、脾及包塊觸診為重)
除兩側下腹部可有輕度觸痛外,很少有其他陽性發(fā)現。
(二)婦科檢查
包括白帶常規(guī)檢查、脫落細胞學、盆腔和陰道B超、電子陰道鏡、常規(guī)婦檢、宮、腹腔鏡檢查、剖腹探查。
表現:子宮頸多有糜爛、外翻,有粘液膿性白帶。子宮常后傾或后屈,活動度較正常為差,一般移動宮頸或宮體有疼痛感,輕癥僅在雙側附件處觸得增厚條索狀輸卵管;重者則可在盆腔兩側或子宮后側方捫到大小不等、不規(guī)則和固定的包塊,多有壓痛。壁厚實而粘連,嚴重的囊性腫塊多為膿腫;壁薄、張力大而稍能活動者,多為輸卵管積水。
二、鑒別
(一)急性闌尾炎
有發(fā)熱,腹部劇痛等癥。但急性闌尾炎發(fā)病較急,發(fā)熱不超過38℃。腹痛的特點開始為上腹部或全腹痛、臍周痛,數小時后局限于右下腹部,常伴有惡心,嘔吐。無陰道出血。腹部檢查時麥氏點有壓痛及反跳痛,腹肌緊張,比急性輸卵管炎顯著。婦科檢查則生殖器官無異常發(fā)現。肛門檢查右上方腸區(qū)有抵抗觸痛。化驗檢查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數均增高。闌尾穿孔并發(fā)腹膜炎時鑒別較困難。這時腹痛、觸痛,腹肌緊張均累及整個下腹部極似急性輸卵管炎。盆腔檢查右側可有觸痛及抵抗感,而急性輸卵管炎多為雙側觸痛。
(二)輸卵管妊娠破裂
臨床上亦表現有腹部劇烈疼痛,且伴有少量陰道出血等癥。但本病發(fā)病突然,有停經史及早期妊娠反應。腹痛特點為下腹一側劇烈墜痛,繼之全腹痛,常伴有失血性休克。一般無發(fā)熱。腹部檢查發(fā)現全腹有壓痛,以下腹一側壓痛劇烈,有反跳痛及移動濁音。婦科檢查時宮頸有觸痛,后穹窿飽滿有觸痛,子宮有飄浮感,一側附件可觸及有彈性壓痛實質塊。白細胞總數一般在正常范圍內,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數降低。妊娠試驗可呈陽性反應。后穹窿穿刺為不凝固的暗紅色血液。
(三)急性腎盂炎
女性尿道短而直,細菌易侵入。本病發(fā)病突然,體溫高達38℃以上,可伴有寒戰(zhàn),腹痛。但腎盂炎的疼痛主要在上腹部,亦可波及全腹。多數有明顯腰痛,腰痛部位局限,腎區(qū)脊肋角有顯著觸痛及叩擊痛。多數有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尿常規(guī)檢查有膿球、紅細胞存在。尿細菌培養(yǎng)多為陽性。
(四)卵巢囊腫蒂扭轉
可出現下腹部一側絞痛,惡心、嘔吐。但卵巢囊腫蒂扭轉發(fā)病突然,常與體位突然改變有關。有的患者有下腹部腫塊史,無發(fā)熱,無陰道出血。疼痛發(fā)生后原有腫塊可增大。腹部檢查于下腹部可觸及腫塊,觸痛明顯。婦科檢查時一側附件區(qū)觸及囊性腫塊,表面光滑,活動,觸痛明顯,同側子宮角有壓痛。白細胞數增高或正常。
溫馨提示:
輸卵管結核可表現月經失調,腰痛,下腹隱痛,不孕等癥。但輸卵管結核患者多無急性炎癥病史。往往于生殖器以外臟器如肺、腸、腹膜等有結核病灶存在。月經失調以閉經表現為多見,也需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