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臨床表現(xiàn)初時可見暫時性、陣發(fā)性局部彌漫潮紅,有的還可并發(fā)結膜炎、角膜炎、瞼緣炎、甚至角膜潰瘍等,使視力退化。因此,必須針對病因及早治療。中醫(yī)認為,酒糟鼻的發(fā)病多與遇風寒外襲,血瘀凝結所致,當以瀉肺清熱,活血化瘀為治。
中醫(yī)兩大療法幫你消除酒糟鼻
1、穴位注射療法
(1)丹參液穴位注射治療
取穴
迎香、曲池。
注射液
丹參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
操作方法
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用抽好丹參液的5毫升注射器。迎香:針頭向上斜刺向皮膚,針刺0.3~0.5厘米,回抽無血時,將0.5毫升丹參液緩緩注入,使穴位局部有脹沉感覺即可。曲池:針頭垂直進針0.5~1寸深處,待有脹沉或麻電感向上傳時,緩慢將1毫升丹參液注入即可,一般每3天穴位注射 1次,連用10次為1個療程。
功效
本法中,迎香具有疏風散熱等功用,曲池具有清熱利濕、行氣活血等功用,丹參液具有養(yǎng)血、活血化瘀等功用。
(2)復方丹參液穴位注射治療
取穴
上迎香、下迎香。注射液:復方丹參液4毫升(相當于丹參、降香各4克)。
操作方法
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用抽有4毫升復方丹參液的5毫升消毒注射器,針頭向上、下斜刺進針0.3~0.5厘米,回抽無血時,將藥液緩慢注入,每穴1毫升,使穴位局部有脹沉感覺,注射完后,穴位局部再用消毒棉球按壓數(shù)分鐘即可。一般隔日治療1次,連用5次為1個療程。
功效
本法具有疏風清熱、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等功用。治療期間,忌酒、少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穴位按摩療法
(1)主穴
大椎、肺俞、身炷、膈俞、胃俞。配穴分2組,一為迎香、印堂;二為素(骨+謬)、內迎香。
操作方法
主穴用閃火法拔罐15分鐘;配穴用三棱針點刺出血1-3滴,兩組配穴交替使用。
(2)取穴
肺俞、胃俞、大椎、患部。
操作方法
采用刺絡拔罐法,或用梅花針刺叩刺拔罐法。前3穴用三棱針點刺或梅花針叩刺,至皮膚發(fā)紅,微出血為度,然后拔罐15-3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疾看毯蟛话喂?,用生大黃、凈芒硝各30克,共研細末。每取10克,用雞蛋清調成糊狀外涂患部。日涂數(shù)次。
(3)取穴
迎香(雙)、合谷(雙)、素(骨+謬)。胃痛配中脘、足三里。
操作方法
迎香與合谷和配穴用針刺后拔罐法。先以毫針用瀉法針刺,留針15分鐘,起針后,拔罐15分鐘。素(骨+謬),點刺放血。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溫馨提示
中醫(yī)治療酒糟鼻主要是以活血化瘀,清毒熱為主。伴隨配合飲食調理肺胃熱毒。結合精神治療,最后達到徹底消除其癥狀。在治療期間,患者要有耐心,保持合理飲食習慣和良好的情緒,這樣才能保證酒糟鼻的徹底治愈,不會反復。
【參考文獻:《中醫(yī)皮膚與性病專業(yè)》《皮膚性病科專病中醫(yī)臨床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