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的孩子有的是剛出生就是腦癱患者,有的則是在孩子出生后一個月左右出現(xiàn)腦癱癥狀,這種疾病給孩子和家庭都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專家指出,小兒腦癱是發(fā)生在小孩子尤其是高出生的嬰兒身上的高發(fā)病,在新生兒期腦癱一般沒有明顯癥狀,不容易被新手父母發(fā)現(xiàn),我們一起都在強調小兒腦癱一定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治療,如果能夠明確小兒腦癱的早期癥狀很多患兒就會少走彎路,早期接受干預治療還能夠得到更好的恢復,那么臨床上小兒腦癱有什么癥狀表現(xiàn)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兒腦癱的臨床表現(xiàn)
1、運動發(fā)育落后:腦癱發(fā)生在嬰兒時期時主要表現(xiàn)為運動功能未成熟性,此時跟正常的同齡孩子相比,其運動功能發(fā)育明顯的延遲或者停止,如5個月的嬰兒尚不能抬頭,7個月的嬰兒不會翻身、不能獨自爬行,9個月的小兒不會坐等,腦癱兒的運動功能明顯落后于正常兒。
2、緊張性頸反射姿勢:這個是頭部位置發(fā)生變動時,影響到四肢肌張力、眼位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又分為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和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一般在出生后6個月仍存在的話就是異常的;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則是在新生兒出生后1周左右就出現(xiàn)的,到了2-3個月的時候呈優(yōu)勢,到以后因為受到上位中樞的控制會逐漸消失,但是如果在出生的3個月后仍然還存在的話就是異常的了。
3、反射異常:新生兒患病后通常不會出現(xiàn)嬰兒在此階段應該表現(xiàn)出來的原始反射,例如不能吸吮、不能擁抱等,而有些患兒在嬰幼兒時期原始反射仍殘存,應該消失的原始反射不消失。嬰幼兒時期應該相繼出現(xiàn)中腦水平的立直反射與皮層水平的平衡反射不出現(xiàn)。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是人體的保護性反射,有利于控制姿勢,保持身體平衡穩(wěn)定,而腦癱兒常常不能很好地平衡身體,維持姿勢。
4、感覺和認知異常:腦癱患兒常有觸覺、位置覺、實體覺、兩點辨別覺缺失。患兒多缺乏正確的視覺空間和立體感覺,其認知功能缺陷較為突出?;純簩碗s的圖形辨認力差,分不清物體形狀與其所處空間背景的關系,對顏色的辨認力也很差。
溫馨提示:腦癱患兒由于病變受累部位不一,患兒個體之間存在差異,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大致歸納為運動發(fā)育落后、主動運動減少、肌張力及姿勢異常、反射異常等,只要家長能夠了解這些癥狀對后期治療會起到很大的幫助。另外。在腦癱的治療上,是否及時治療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方式,臨床數(shù)據證明,腦癱若是及時進行科學有效的康復訓練,那么至于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當然,對治療方式的正確掌握一個關鍵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