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病是人類常見病,男女均可得病,其中以女性的發(fā)病率為高,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而20-40歲的人較為多見,并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說。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肛腸病的常用診斷檢查措施。
1、肛門視診
首先應查看肛門周圍有無血、膿、糞便、粘液、腫塊及瘺管外口等,以便判斷病變性質。如肛門周圍有無內(nèi)痔、息肉脫出,有否外痔、瘺管外口及濕疹(濕疹【譯】:由多種內(nèi)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皮膚炎癥反應。
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等。然后囑病人象解大便便一樣下掙,醫(yī)生用雙手的食、中指將肛門輕輕地自然向兩邊分開,使肛門外翻,觀察有無病變,如內(nèi)痔位置,數(shù)目,大小,色澤,有無出血點,有無肛裂等情況或用特制的玻璃吸肛器將內(nèi)痔吸出檢查,這種視診對診斷肛裂及環(huán)狀痔,有時比肛門鏡檢查更為確切。
首先要觸摸肛門周圍皮膚溫度,彈性是否正常,在病變情況下,如肛癰可觸到肛門周圍腫脹,皮膚灼熱,腫塊呈漫腫,平坦,軟陷及質地硬度等,中央是否有應指感等,如肛瘺是否可觸及條索狀硬結,外口距肛門長度,大小,深度等。
直腸指診的意義是肛門直腸疾病檢查方法中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往往通過直腸指診檢查可及早發(fā)現(xiàn)肛門直腸的早期病變,據(jù)國內(nèi)統(tǒng)計,有80%的直腸癌就是通過直腸指診時被發(fā)現(xiàn)。因此在臨床上對初診病人及可疑病人都應作直腸指診檢查,決不可忽視這一重要的檢查方法,以免延誤直腸癌腫等重要疾病的早期診斷及手術時機。
2、直腸指診
又稱肛指檢查。檢查者右手戴上手套或右食指戴上指套,涂潤滑油,用右手食指前端放在肛門口,待病人適應后再輕輕插入肛門口,先試驗肛門括約肌的松緊度,然后對肛管直腸四周依次進行檢查,應注意腸壁周圍有無觸痛、腫塊、波動、狹窄等。在直腸前壁,男性可捫及前列腺,女性可觸及子宮頸,手指抽出時,觀察手套上有無血液、粘液。
3、肛鏡檢查
肛鏡涂潤滑油,緩慢插入肛門,抽出芯子,對好燈光,由深至淺觀察直腸粘膜顏色,直腸瓣、有無潰瘍、息肉、腫瘤、異物等,將肛鏡慢慢往外退出,邊退邊觀察直腸和齒線附近有無病變,如瘺的內(nèi)口、痔等。
溫馨提示
在飲食的時候要清洗干凈,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積極預防腹瀉和便秘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防止便秘。生活中要注意衛(wèi)生方面的清潔,便后用熱水坐浴,既可以洗凈肛門皮膚皺折內(nèi)的污物,也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對保持肛門部的清潔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