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是一個病理演變過程,初始發(fā)生在股骨頭的負重區(qū),應力作用下壞死骨骨小梁結構發(fā)生損傷即顯微骨折以及隨后針對損傷骨組織的修復過程。造成骨壞死的原因不消除,修復不完善,損傷-修復的過程繼續(xù),導致股骨頭結構改變、股骨頭塌陷、變形,關節(jié)炎癥,功能障礙。
專家指出,股骨頭壞死的治療目前仍然是一個難題,介入治療雖然起步較晚,但發(fā)展迅速,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的一種新方法。它運用高超的動脈插管技術,將藥物直接注入供應股骨頭的血管,使血管擴張、痙攣解除,并溶通血栓阻塞,從而改善股骨頭的血運,并為藥物的吸收提供了基礎。那么股骨頭壞死介入療法效果怎么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股骨頭壞死介入療法效果怎么樣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核心問題是各種原因引起股骨頭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介入治療的原理是經導管直接將大劑量溶栓藥和擴血管藥注入到股骨頭供血動脈內,較長時間維持局部藥物高濃度,使病變血管再通,應急血管開放,血供增多,繼而增加側支循環(huán)和疏通股骨頭營養(yǎng)血管,并促進代謝產物的清除,使壞死骨質逐漸被吸收,新骨形成,股骨頭得以修復,疼痛緩解,癥狀改善。
介入治療不同于傳統(tǒng)的外科手術,其差別由兩個經皮腔內治療的特征來證明,即遠離病灶操作導管和借助X線的可視性操作。這些技術推動了實際需要的特殊工作環(huán)境或工作室以及經皮手術特殊材料的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上說是非外科的。
介入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技術有以下兩點特別值得重視
(1)透視下操作
介入治療要求醫(yī)師通過監(jiān)視器來引導操作而不是盯著穿刺部位。這是很多初次操作的醫(yī)師常常感到困難的一點。若不遵守操作的基本原則就容易出現內膜下夾層、導絲誤入等一些并發(fā)癥。因此,必須要強調眼睛在監(jiān)視器上和腳在透視腳踏板上工作的協調性,同時配合介入性的思維。
(2)操作方法
很多外科醫(yī)師在介入操作遇到困難時會轉為外科手術,他們不習慣,其實,真正的介入操作困難很少見,通過改變思路和更換材料,大部分難題都會解決,而不是求助于外科手術來改變操作方式以及更換導絲、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