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疾病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近年來很多中老年朋友被該疾病折磨的痛苦不堪,由于中風患者病程較長,恢復較慢,一般是在病情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才須住院治療,平時多數(shù)時間都可在家中進行治療。但若治療、護理不當則會造成許多并發(fā)癥,如褥瘡、肌萎縮、尿路感染等,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應積極重視中風病人的家庭護理。
正確的護理方法
1、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中風病人多不能活動或活動不便,因此消化功能很弱,在飲食上宜清淡,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條等。還要多吃些蔬菜水果,促進胃腸蠕動,加強營養(yǎng),防止便秘。因截癱病人對大小便失去控制能力且行動不便,所以還應注意飲食衛(wèi)生,防止暴飲暴食,避免飲食不當造成腹瀉。如腹瀉應及時清潔肛部,涂擦油膏,以保護肛周皮膚。
2、定時排便
每日定時(如晚8點)用開塞露或按摩等促進排便,養(yǎng)成規(guī)律大便的習慣。還可按摩腹部,促進降結腸上端內(nèi)容物往下蠕動以協(xié)助排便,必要時幫助患者用手指挖出肛門內(nèi)糞塊。
插尿管者應每3~4小時放小便一次,以免膀胱攣縮,尿管應每周更換1次,預防尿路感染。有尿失禁應隨時更換尿布,保持被褥清潔干燥,每天清潔尿道口,預防感染。
3、定時翻身、扣背
由于中風病人多臥位,體位不利于痰液順利咯出,定時翻身、扣背促進咳痰,避免形成墜積性肺炎。
4.勤按摩、勤擦洗、勤換衣
病人因長期臥床,皮膚容易發(fā)生感染,為預防褥瘡形成,要勤按摩、勤擦洗、勤換衣,床鋪要平整、清潔、柔軟。通常每2~4小時翻身一次,用溫水或50%酒精做局部按摩,每天至少一次。失去知覺的肢體不宜濫用熱敷。如已有皮膚濕疹或早期褥瘡,可用新鮮雞蛋內(nèi)膜結合氟哌酸外敷,必要時及時就醫(yī)。
5、積極進行功能鍛煉
中風患者抓緊時間治療,尤其是中醫(yī)的針灸、按摩效果較好,在治療的同時,應積極進行功能鍛煉,給肢體以被動活動,或配合器械,或請一些康復中心的醫(yī)師進行直到鍛煉,不僅可以預防肌肉萎縮,而且有助于肢體功能的恢復。
6、保護骨骼突出部位
長期臥床的患者,枕骨粗隆、肩胛部、髖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的部位易發(fā)生褥瘡。應用軟枕或海綿墊將局部墊起;保持床鋪的干燥清潔;每天用溫水擦浴,并堅持做肢體按摩,以增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營養(yǎng)狀況。
7、四肢向心性按摩
向心性按摩即自肢體的遠端向心臟的方向按摩,堅持每天按摩10~15分鐘,有利于肢端靜脈血回流,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8、鼓勵患者多飲水
長期臥床的患者易發(fā)尿路感染,多飲水、勤排尿有清潔尿路的作用,另外還要注意保持會陰部的清潔,避免交叉感染。
9、加強心理疏導
這對于中風病人至關重要,很多中風患者不能馬上接受事實,情緒低落或極度煩躁,家庭護理人員及親友則應從各方面倍加關心體貼、耐心照料,應耐心向其解釋病情,經(jīng)常與病人談心,幫助病人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使病人逐步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促使病情好轉(zhuǎn),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溫馨提示
中風患者常有憂郁、沮喪、煩躁、易怒、悲觀失望等情緒反應,患者家屬應該多安慰、鼓勵患者,使其盡快從心理的痛苦中走出來。因為患者的中風類型和病變部位的差異,導致臨床癥狀有輕重的區(qū)別。所以在恢復期和臥床期中風后的基本護理方法是不同的,保持良好的睡姿、常常擦洗身體,對恢復期的患者要做好肢體活動的引導和復健。
【參考文獻:《腦中風與腦癱康復護理》】